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玉米割苗”能增产,你信吗?且看,农财网记者最全面报道!

    信息发布者:shuluole
    2017-05-22 20:51:06   转载

    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

    “玉米割苗”能增产,你信吗?且看,农财网记者最全面报道!

    能抗旱、抗倒伏,还能达到减少病虫害、减少秃尖等效果,玉米苗期长到5-6个可见叶后,人为地把玉米苗从第一个可见叶以上割掉,最高能增产34.5%,至少能达到10%,玉米割苗机发明人、廊坊市盘古农机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宝健表示。

    事实真的如此吗?

    随着各地春玉米相继进入5叶苗期,“割苗”再次被推进公众视野,围绕着“割苗”增产与否的争议再一次嚣尘上!

    01、割了苗能增产?质疑声此起彼伏

    2015年被暴出的玉米割苗技术其实并不新鲜,早在42年前的1975年,美国人就发现了这一现象,并在明尼苏达大学展开为期三年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为增产。

    2011年和2013年,河北省衡水瑞田合作社负责人张树芳对此展开了试验,分别在合作社内的5个,面积分别为1.2亩、0.7亩、3亩、3.2亩和1.4亩的试验点进行割苗操作,试验共持续两年,但结果均显示,割苗后,玉米不仅延长了生长期,且玉米收获时,玉米籽粒水分含量增大,防虫效果也没有得到太大的提高。

    2016年7月,河北省农科院研究员贾秀领在宁晋和邯郸进行试验,在玉米3-5叶期剪叶后剩2叶,6叶期剩4叶,与对照组相比,割苗植株高度降低,茎杆变得细弱,3叶期处理受影响较小,4叶期次之,5、6叶期处理出现了不少死苗,5叶期死苗最重。对此,廊坊市盘古玉米割苗增产研究中心宗玉华对此反驳道,试验人员将可见叶与展开叶混为一谈了。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就曾回应表示玉米割苗后增产20-30%的结果不可靠。一般来说,籽粒产量=生物量×收获指数,玉米割苗后生物量减收15%-20%,籽粒产量增加20-30%,这就需要收获指数增加50%,目前从理论来说是不可靠的。

    而对于试验不成功的实例,苏宝健认为,一是玉米切叶试验,不是按可见叶切,而是按展开叶切,展开叶和可见叶相差3-4 个叶,切叶比较晚;二是切叶位置比较低,不是在第一个叶片以上,而是在第一个叶片以下;三是没有割苗机,割的面积太小,不够5-6可见叶的也割了。苏宝健还表示,割苗机可以保持固定高度,大苗割的多,小苗割的少,实现了控大苗促小苗、苗齐苗壮的作用。

    “玉米割苗”能增产,你信吗?且看,农财网记者最全面报道!

    玉米割苗后

    02、“割苗”实践蔓延多地

    张树芳还说道,在衡水地区,目前还未有人展开割苗操作;吉林长春市双阳区福吉种植专业合作社国爱成表示,在双阳区就他一人在尝试割苗,他认为该技术值得信赖,并打算在自家的土地上进行大规模割苗操作;黑龙江哈尔滨尚志镇的农资零售商刘伟说道,他曾经在玉米5叶1芯期进行过割苗操作,并取得增产效果,他还表示愿意尝试推广该技术。

    截至目前了解到,盘古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已在华北、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地开展了多场玉米割苗的展示观摩会,并吸引到不少媒体的目光,而且盘古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在不少县级地区设立了割苗机的代理点,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表示愿意加盟代理;公司相关人员表示会对加盟商和采用割苗机的种植户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据了解,一台两行的玉米割苗机售价八千元,四行的玉米割苗机售价一万二千元

    “玉米割苗”能增产,你信吗?且看,农财网记者最全面报道!

    玉米割苗机

    03、还需要更多、更严谨的科学实验!

    关于割苗之后能增产的实验论文《黑龙江省春玉米割苗对产量影响研究初报》(作者:张春燕、苏宝健、宗玉华、刘运波、李磊、张凤路,见于2016年12月25日《种子科技》)在讨论部分表示,由于不同地区的光热资源差异,割苗之后也表现出不同的增产效果。玉米割苗后其生长发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叶面积、光合特性、茎秆力学特征、根系特征及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植株体内生化物质水平的变化、抗病性能和抗旱性能等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对割苗技术的总结应用和推广仍需进行多年多点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该技术措施。

    “玉米割苗”能增产,你信吗?且看,农财网记者最全面报道!

    至于割苗以后对产量影响如何,与当地品种、气候、地利等条件有关,这需待籽粒成熟后实际测产确定,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说道。目前,有不少玉米种植户、农资经销商小范围试验之后继续采用该项技术,并且还有不少人抱着跃跃欲试的态度。张世煌表示,该项技术如果操作妥当,即在玉米苗仍处于5片可见叶期之前进行割苗操作,即使达不到增产效果,理论上也不会造成大幅度减产。

    早在2015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璞对“玉米增产事件”调研过后,表示割苗要考虑特定的地域环境,即使是同一时间段,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也是不同的光温条件,所种植的不同玉米品种也存在不同的生长习性,东北、华北地区采取割苗之后能增产,在其他地区的实践却不能一概而论,据此,王璞对玉米增产与否没有下定论!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张凤路认为玉米割苗之后能增产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玉米吐丝期到灌浆期是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时期,通过实验发现,割苗能延长这个时期,就可以增加灌浆期干物质积累。玉米苗期的生长点在地下,割去叶片可以较少水分的蒸发,达到控上促下的作用。

    张凤路指出,经过在不同地区的实验之后得到的初步结论是,玉米割苗一定要注意割苗时期,要在玉米5片可见叶时进行,割苗部位在第一片叶以上2厘米处较好,太低容易引起死苗。另外,增产需要一定的条件、规范的操作以及良好的田间管理,在土壤为沙质且干旱的地区增产幅度大,但其他地区增产幅度不一定。他建议可在春玉米上进行割苗操作,而对于河北等地区的夏播玉米,他表示不主张使用割苗技术。此外,对于玉米割苗,张凤路教授不主张不分条件、地点,一哄而上,要建立在先试验后推广的基础上,否则倒霉的是农民。

    张凤路还说道,目前割苗技术仍处于试验阶段,自己也是本着求证的态度在积极探索。

    “玉米割苗”能增产,你信吗?且看,农财网记者最全面报道!

    04、割苗增产与否?不确定!!

    既然确凿的事件已经发生了,那我们应该做的是寻找事实存在的理由,辅以实践检验!

    心存疑虑者可在自家地里实践操作,毕竟自己的所见所感才是真实的;静观其变者当下可任由事态继续演化,权且看看会开出什么花样来!

    无论玉米割苗这项技术到底是好是坏,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玉米割苗增产事件调查评析之“站在舆论中心的思考”

    一个技术,不同态度

    世纪之初就出现在公众视野的“割苗技术”——单纯的依靠物理手段使玉米实现大幅度增产,然而却没有得到广泛快速推广,也迟迟没有确切定论!是因为技术不精不专不成熟,还是理论总是走在实际面前却不比实际可靠?

    围绕着这一项技术增产与否的声音却从没停止过。从对“割苗能增产”嗤之以鼻,到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员等专家始终对该技术抱着怀疑的态度,再到廊坊市盘古玉米割苗增产研究中心自始至终对割苗能增产深信不疑,并坚信必能造福广大百姓,其间的跨度足足有九曲十八弯那么广。

    当我试图去寻找一个鲜明的数据来支撑我的驳论时,却发现各方也都站在一个并不稳定的状态,拥护着彼此并不坚定的立论。在目前状态下,双方就应该保有平心静气的态度,该研究的继续深入探索,推动技术的先把自己的豪放气焰降一降,结果却南辕北辙。

    验证需谨

    动力不足

    2016年,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张凤路受邀参与割苗实验,以一种怀疑和求证的态度参与调查。他表示,他在介入该实验只是完成了部分结果的调查,前期的割苗操作以及玉米苗的田间管理并没有参与其中。

    张凤路说道,在河南舞阳县的10个测试中,其中7个增产,3个减产;在安徽砀山的四个品种试验中,2个增产,2个减产;但实验过程不是很规范。

    “玉米割苗”能增产,你信吗?且看,农财网记者最全面报道!

    《黑龙江省春玉米割苗对产量影响研究初报》

    内文截图

    其一,实验在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和伊春3个地区进行,大区面积分别控制在0.2-0.4公顷,在各试点中随机选取3个代表性样点,每个样点随机选取20个果穗称重,计算鲜穗出籽率,足见其样本选择量较少。

    “玉米割苗”能增产,你信吗?且看,农财网记者最全面报道!

    《玉米割苗处理对产量和植株性状影响研究初报》

    内文截图

    其二,测取玉米茎杆性状时没有显示样本数量。

    其三,没有做重复试验,其中的偶然误差不可知。

    其四,众所周知,一个实验即使再严谨,也不会百分之一百呈现积的地结果,在实际过程中也看到,测试有出现增产的,也有出现减产的,但在文章中隐去减产的数据,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

    文章在讨论部分也提及到,对割苗技术的总结应用和推广仍需进行多年多点研究。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也表示该技术还需要更多科学的研究,应更加谨慎的推广!

    可见,众专家、学者仍抱着谨慎怀疑的态度,但对于该技术的不确定性,后期的持续跟进试验却稍显乏力。玉米割苗后生物量减收15%-20%,籽粒产量能增加30%以上,或许,在众多人的眼里,这个数据显得那么“天方夜谭”,即使是常人也会觉得这一结论在现实面前会不攻自破。

    信心满满,热情有余

    在这一份并不是那么严谨的实验数据面前,显然不应该把它作为噱头,大肆宣扬它的功用。

    廊坊市盘古农机制造有限公司针对该“技术”而研发的配套农业机械玉米增产割苗机,一台两行的玉米割苗机售价八千元,四行的玉米割苗机售价一万二千元。

    在华北、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地下设代理机构,各地展示观摩、高产增收的消息层出不穷,一时间,大有“雄赳赳,气昂昂”的架势。拥护该技术的各地代理商都在摩拳擦掌,等待着地里割了苗的玉米迎来喜人的高产。

    玉米割苗机发明人、廊坊市盘古农机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宝健表示,2014年在伲官屯村,试验100亩,都不同程度获得丰收。2015年试验4000亩,也表现很好,2016年在新疆、内蒙、黑龙江、吉林等省份做了13个试点,不同程度都增产,山西省洪洞县试点增产34.5%,安徽砀山县试点增10%,黑龙江嘉荫农场试点增15%,内蒙通辽试点增18%,新疆试验点增13.7%……

    实验结果完美,这些漂亮的数字是否是被掺以利益的成分而显得过于浮躁?

    一惊一乍,捕风捉影

    “玉米割苗”能增产,你信吗?且看,农财网记者最全面报道!

    “玉米割苗”能增产,你信吗?且看,农财网记者最全面报道!

    “玉米割苗”能增产,你信吗?且看,农财网记者最全面报道!

    “玉米割苗”能增产,你信吗?且看,农财网记者最全面报道!

    “玉米割苗”能增产,你信吗?且看,农财网记者最全面报道!

    “玉米割苗”能增产,你信吗?且看,农财网记者最全面报道!

    “玉米割苗”能增产,你信吗?且看,农财网记者最全面报道!

    “玉米割苗”能增产,你信吗?且看,农财网记者最全面报道!

    以上为各媒体平台对该事件的报道标题截图

    玉米作为我国及世界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广泛应用于食用、饲用、工业加工等领域。

    增产30%,这个数字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实在太具有诱惑力了,同时,捕风捉影的自媒体可以轻而易举的利用这个数字吸引到读者的眼球;而对于结果的产生,实验数据的求证,他们往往就把严谨的态度抛之脑后。你要知道中国的大地上可是三千多万公顷的玉米种植面积,背后还有无数双紧盯着的眼睛。

    最后我想说的是,问题就摆在大家的面前,我希望大家在疑惑面前呈现出的应该是一个百家争鸣的状态,一个更多理智的人发出理智的声音的局面,而不是止于不作为或者忽视!

    慎思之,笃行之。我想这项技术能否增产,是不是和割苗机是双轮的还是四轮的有所关联,在与土地耳鬓厮磨的农人们心中应该是最明朗的!

    欢迎留下你的看法或观点!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